污水處理的百年發展歷史
2021-10-26 22:57:00 來源:湖南科一環保 評論: 點擊:
污水處理的需求是伴隨著城市的誕生而產生的。城市污水處理技術,歷經數百年變遷,讓我們回顧一下那些年城市污水處理走過的路。
一級處理階段
城市污水處理歷史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,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,生活污水通過傳播細菌引發了傳染病的蔓延,人類開始對排放的生活污水處進行處理。早期的處理方式采用石灰、明礬等進行沉淀或用漂白粉進行消毒。
二級處理階段
十八世紀中葉,歐洲工業革命開始,其中,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成為去除重點。1881年,法國科學家發明了第一座生物反應器,拉開了生物法處理污水的序幕。
1914年,Arden和Lokett在英國曼徹斯特市開創了世界上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試驗廠?;钚晕勰喾ǖ恼Q生,奠定了未來100年間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基礎。20世紀40-60年代,活性污泥法成為污水處理的主流工藝。
20世紀50年代,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凸顯,脫氮除磷成為污水處理的另一主要訴求。于是,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脫氮除磷工藝。70年代,美國專家在A/O工藝的基礎上,再加上除磷就成了A2O工藝。80 年代初,連續進水的 ICEAS 工藝誕生。隨后,Goranzy 教授開發了 CASS /CAST 工藝。90 年代,比利時的西格斯公司在三溝式氧化溝的基礎上開發了 UNITANK 系統。
三級處理階段
近十幾年,隨著污染加劇,水資源短缺嚴重,人類對水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污水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興起。污水處理廠的側重點不再是核算污染物的排放量,而是如何改善水質。生物膜及膜分離技術開始顯現其獨特優勢。生物膜技術在20世紀60-70年代,隨著新型合成材料的大量涌現再次發展起來,主要工藝有生物濾池、生物轉盤、生物接觸氧化、生物流化床等。
目前,應用較多的膜處理技術主要是膜生物反應器(MBR)技術,根據要求不同膜分為有微濾(MF)、超濾(UF)、反滲透(RO)膜。在污水處理,水資源再利用領域,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,是一種由活性污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。
回顧整個歷史過程,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的足跡隨著人類健康的需求、水環境質量的變化、污水的處理程度在一級級的加深,同時操作管理、資金占地等成本問題又推動了水處理工藝技術的不斷進化。
相關熱詞搜索:平板陶瓷膜 科一環保
上一篇:平板陶瓷膜在多晶硅廢砂漿廢水處理回收的應用
下一篇:平板陶瓷膜處理飲用水的優勢及前景